群学会   >   哲学  >  正文

能 量

存在于精神面就是《知觉》;心灵面就是《思想》;感情面就是《感觉》;而存在于电、磁、引力、就是所谓的重力场;存在于物质界者,如分子质量、以及作能量的交换、传递的…就是《通讯》。

所以说,光、声、热、磁力、颜色、电力都是相同媒介(能量)的不同呈现。

生物能场(BIO-FIELD)

生物能场乃是一种复杂多重结构的系统,而以肉体为控制层次中最低的现象。我们的肉体乃为生物能场中的一种密实的镜射,生物场能担任一种沟通工具,一种将标记后之能量讯号转换为思想感情、行为模式、肉体的生命形式及治疗力量之接收以及传送系统。

生命能场亦管理养分的离子化及加工,使之便于进入肉体内,并作为肉体内的细微高频能量之转换器,而在此能量中,正反两极却互斥,相同极性则相吸。

这种所有物质皆为信息或生物能场的观念,现在已成为科学界中最先进的想法。当科学家揭露了人类的能量层次,我们即开始重新定义自己为能量的接收及传送器。这种新的定义包括除了物质界之外,其它肉体(生物)或空间的存在,这生物能场包括:

(一)心灵体:呈现出觉知、知觉、意图及意志。 

(二)精神体:包含态度、信仰、想法、抽象和具体的思维,以及我们所有经验的纪录。

(三)情绪体:包含感觉、感受及欲望。

(四)以太体或肉体:其能量模式包含建构「体」及使其作用的模式基础,以及作为子午线和能量中如脉轮之基本数据场线路。

(五)肉体(即所有其它体的合成):含有化学物质及组织。

(六)在不同体之间:作能量交流及传输之多度空间系统,即相对于内分泌腺与神经组织的脉轮或能量中心。                                        

每一物质的任一部分,其功能及失衡皆有一相对应之物。此物是经由以太、情绪、以及精神的能量所建构的。这微细无形之体的观念,或许归属形而上之理论,这是因为在西方文明中太注重物质界而忽略了精神界的东西。所有这些体皆可视为存在于不同能量中心的振动或灵气 (Aura) ,思考模式、习惯、信仰、价值、情感质量皆为能量之频率模式。  

信息场

当我们思考时,即是将能量频率转换至心灵能中;感觉时则换至情绪能;而藉由神经系统感受及机械性之反应,则转至肉体生物能。这种生物能场的模式可概念化为「信息场」,而此信息场,乃可视为存在于一种极细微的电磁和引力波模式的单一和集合的意识。

科学家目前又更进一步的认为,这些次原子粒子微细的电磁及引力场能够形成一种遗传式的表达,其不仅可视为物质的控制机能,而且显现出知觉和意识如何在物质内的具体呈现。

这种能量形态的信息,极可能就是创造我们思想、情感和肉体的因素。次原子的粒子波,以光与声呈现,可为知觉、能量与物质联接的桥梁。

【气 能】:是与生俱来的物理能量。一般物质的作用性,只到物质的表面为止。但在表面之外物质不存在之处,有场(电磁能)存在,此能量层次具有不同的频率和形式,可依其精神成就于环境中,随意调整其物理能和心理能量的周率和型式者,称为气能。

【灵 能】:法界缘起,即系时、空形式与动能之作用,彼此互为因果。但个体若能运用他的「定」、「慧」力则能调整其自身物理能和心理能的周率和型式,而可以从一个层次较低的能场进入一个层次转高的能场,从形而下的对立、分别,与智能的局囿性,渐次趋于形而上的灵性开展,于是,在个体、群体间之相互作用时,其动静、隐显、时空及一多大小等面向能逐渐了知虚妄分别,进而转识成智,在灵性、智性上居于自发性、自知性的敏锐状态。

【心能】:此为身心合一、十大一如的法身菩萨境界。万物有灵,遍虚空皆为生命能之场所,能因动而有聚散,因聚散而有生灭,聚散为能之势用;生灭为心物现象。

能量的自然本质 

一、【无所不在的普遍性】:依体言,法身遍宇宙:依用言,宇宙间一切事物,如心法、色法、 乃至生命,皆不断地流转,即动力的普遍性。

二、【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永恒性】:由动力所产生的各种现象,只有形态上的变化,而无总量上的变化。电磁能、幅射能、化学能、机械能可互相转变;物质力、生命力、精神力、社会力、文化力亦可互相转变,而其总和不变,是一为无量,无量为一之真理。

三、【不可隔断的完整性】:动力是完整的存在,世界上无孤立的事物。每一现象,都和其它现象有关,一切运动都在互动中。部份的变动,并非由于自身的动力而是由于全体的动力所造成,此即互动与感应作用。

四、【在运动形态上的分别】:有引力、斥力、压力、阻力、张力、磨擦力等,动力之形态虽殊,皆起于均衡之差异。

ICP备案:粤ICP备18127096号 群学会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