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学会   >   佛学  >  正文

星云大师:生命观(生死之道)

人生在世,一期的生命只有短短数十寒暑,有生必然就会有死,生死,这是人人都免不了的问题。

生和死如影随形,生了要死,死了再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死不已。到底「生从何处来,死归何处去?」对于这个问题,一般人并不了解。根据佛教的「十二因缘」说:有情众生由于累劫的「无明」烦恼,造作各种「行」为,因此产生业「识」。随著阿赖耶识在母体子宫里渐渐孕育成生命体,是为「名色」;名是生命体的精神部份,色则指物质部份。数月之后,生命体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成熟,称为「六入」;胎儿脱离母体后渐渐开始接「触」外境,并对外界的苦乐感「受」产生「爱」与不爱,进而有了执「取」所爱的行动,结果由于身、口、意行为的造作,又种下了后「有」的生命体,有了「生」终将难免「老死」,「死」又是另一期生命的开始。所以佛教说:生命的流转,是无始无终的「生死轮回」。

信仰佛教,并非就没有了生死问题,只是要人勘破生死!生死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即使是佛陀,也要「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灭;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

经典上将死亡分成四大种类:寿尽而死、福尽而死、意外而死、自如而死。死亡不是消灭,也不是长眠,更不是灰飞烟灭,无知无觉,而是走出这扇门进入另一扇门,从这个环境转换到另一个环境。经由死亡的通道,人可以提升到更光明的精神世界里去,因此佛经里对于死亡的观念,有很多积极性的譬喻,例如:

(一)死如出狱 《大智度论》说:「苦厄犹如地狱。」众苦聚集的身体如同牢狱,死亡好像从牢狱中释放出来,不再受种种束缚,得到了自由一样。

(二)死如再生 死亡是另一种开始,不是结束,如《思益梵天所问经》说:「譬如从麻出油,从酪出酥。」

(三)死如毕业 《般泥洹经》说:「展转相教,解诸童蒙,使学成就。」生的时候如同在学校念书,死时就是毕业了,要按照生前的业识成绩和表现,领取自己的毕业证书和成绩单去受生转世,面对另一个天地。

(四)死如搬家 有生无不死,死亡只不过是从身体这个破旧腐朽的屋子搬出来,回到心灵高深广远的家。如同《出曜经》说的「鹿归于野,鸟归虚空,义归分别,真人归灭」。

(五)死如换衣 死亡就像脱掉穿旧穿破了的衣服,再换上另外一件新衣裳一样。《楞严经》云:「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一世红尘,种种阅历,都是浮云过眼,说来也只不过一件衣服而已。

(六)死如新陈代谢 我们人身体上的组织,每天都需要新陈代谢,旧的细胞死去,新的细胞才能长出来。如《增壹阿含经》说:「代谢变易,不停不解。」生死也像细胞的新陈代谢一样,旧去新来,使生命更加珍贵。

此外,佛教称死亡为「往生」,既是往生,就如同出外旅游,或是搬家乔迁,如此死亡不也是可喜的事吗?所以,死亡只是一个阶段的转换,是一个生命托附另一个身体的开始。因此,死亡不足惧,面对死亡,要顺其自然,要处之泰然!

然而人之所以惧死,是认为生可见,死是灭,所以灭之可悲也!其实,人之生命如杯水,茶杯打破了不可复原,水流到桌上、地下,可以用抹布擦拭,重新装回茶杯里;茶杯虽然不能复原,但生命之水却一滴也不会少。

佛教的「涅槃寂静」形容得好:不生不死,不生不灭;真正的生命是超越无常,超越无我的。例如海水波涛汹涌,海面上的泡沫究竟是海水,还是波浪?从觉悟的观点来看,有风起浪,无风平静,动乱最终还是归于寂静。正如前述,一杯水,茶杯打坏了不能恢复,但是水依然存在;又好比燃烧的木材,薪薪相传,流转不息,所以生命本身不会死。

星云大师:生命观(生死之道)

「生命不死」,就是因为有「业」的关系。业,是身口意的行为,有善业、恶业、无记业。「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只要是身口意所造作的善恶业等,都会像计算机一样,在业的仓库里储存起来;「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宗镜录》),等到善恶业的因缘成熟了,一切还得自作自受,这是因果业报不变的定律。

现在的科学家说生命的口令就是「基因」!其实,生命的口令--基因的另一个名词--业力,早在二千五百年前,佛陀已经召告世人了。「业力」,实在是佛陀一个伟大的发现。人,从过去的生命延续到今生,从今生的生命可以延续到来世,主要就是「业力」像一条绳索,它把生生世世的「分段生死」都连系在一起,既不会散失,也不会缺少一点点。业力决定人生的去处,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所以,「行善不造恶」就是基因改造。

众生的生死决定于业力,解脱的圣者则依愿力成就生命。生死循环,本来就是自然的道理,如宗泐禅师说:「人之生灭,如海一沤,沤生沤灭,复归于水。」道楷禅师示寂时更说得好:「吾年七十六,世缘今已足,生不爱天堂,死不怕地狱,撒手横身三界外,腾腾任运何拘束?」禅者生死,有先祭而灭,有坐立而亡,有入水唱歌而去,有上山掘地自埋等等,无比洒脱。

佛门里有许多临命终时自知时至,身无病苦的真人实事,说明掌握生死,不足为奇,吾人真正要超越的是念头的生死。禅宗说:「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吾人的意识刹那生灭变化,如《大乘流转诸有经》说:「前识灭时名之为死,后识支起号之为生。」我们每一时刻其实都在面对生死。意识的生死,念念生灭,如同瀑流,唯有「无念」,才能截断生死洪流;若能体证缘起性空,则能「犹如木人看花鸟,何妨万物假围绕」,达到生死一如,不生不死的境地。故而经典又云:「前识灭时无有去处,后识支起无所从来。」

生命不是出生以后才有,也不是死了就算结束。如果人的生命这么简单,生死就不值得畏惧了。道元禅师说:「断念生死者,佛家一大事之因缘也!」他又说:「若生死中有佛,便能无生死。若知生死即涅槃之理,便能无可厌生死,亦能无可愿涅槃,自是超脱生死。故唯探究一大事之因缘也。」如果我们能够认清这个道理,断惑证真,觉悟生死同于涅槃的道理,就不会让生死迷惑我们,而能安住于超越生死的藩篱,如此,纵死又有何惧呢?

死亡不足畏惧,死亡以后就像移民一样,你到了另外的国家,只要你有生存的资本,只要你有功德法财,你换一个国土,又何必害怕不能生活呢?所以死亡并不可怕,死亡之后到哪里去才是最要紧的。

佛教非常正视生死问题,佛教其实就是一门生死学,例如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就是解决生的问题;阿弥陀佛「接引往生」,就是解决死的问题。学佛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了生脱死,如何把握今生,不再受生死轮回,向来是佛门修行的课题。

一般人活著的时候,只知道吃喝玩乐,只知道争名逐利,像行尸走肉般了无意义,不知道为自己的生命寻求方向,安排归宿,只知昏昏庸庸的得过且过,一旦大限来到,什么都是一场空了。所以,要先懂得如何生,才能懂得如何死。佛法教我们要认识生死,就是要我们改变过去因忌讳生死而避开不谈的消极心理,进而透过佛法的修持,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生死,处理生死,乃至解脱生死,如此才能真正拥有幸福的人生。  

【朝聖道场微信公众号:vm4888】弘扬传统文化,传播儒道佛思想,让正能量走进生活,让境界升华,让思想冲破牢笼,让智慧光明注满!

ICP备案:粤ICP备18127096号 群学会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