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学会   >   育儿  >  正文

用自己的标准来教育孩子,只会把他送进别人的设定好的游戏规则里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做符合自己个性、兴趣爱好,又能感到心情愉悦的工作,这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天生权利。

但很遗憾,每一次当我们看到或者听到这样的话题时,都很无奈,因为有太多的现实不是这样的,当这样的话题一旦出现,就会有条件反射,脑子里自然出现一段洗不掉的意识,那就是哪有这么好的事,这谁不想呢,但是形式所逼你能有什么办法?

也有人说,人总是要逼自己一把才行,并把“你不逼自己一把,你都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视为真理。

这个东西的对错,我这里就不去争论了,只能说“没有人有这个权利剥夺我们的做自己喜爱工作的权利,我们也不应该受迫于人而去这样做”除非你接受,并心甘情愿在这样的环境中煎熬。

实际上,我们无论是贫还是富,我们都是被设定好了人生的傀儡,在别人的世界里活成别人需要我们活成的样子,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身在红尘中......在直接的错位中寻找存在感!

这也就是所谓的填鸭式教育,填鸭式教育的目的就是用自己的标准去锁住所有人,从而阉割他人的思考力,达到自己的目的,(将来好管理,好统治)

这就如同,现在很多人教育孩子,在学习上大多数是注重孩子成绩分数,并且在其中不断地煞费工夫,掏心掏肺,把自己所学所想都全部使上,不为别的,只为让你在家里听话,在学校听话,将来才好管理。

事实上,靠“塞”,硬“填”的闭环体系是毫无用处的,只会切割掉你可能生发出的格局和智慧,一生都活在别人设定好的游戏规则当中,一旦踏入社会有资本或权利压制,也就只能为生存而奔波劳累了。

人的一切思考和意识,都来自于打开认知和环境影响,这就如同我小的时候读书,我的父母他们都没有读过书,不识字,他们只是在我上学前班的时候,看过我的分数,后面的都没有看过,也没法辅导或监督过我任何东西,因为他们不懂,即便有这个心,也没有这个力。

但是我读书,说实话,我讨厌很多的课程,所以我读书除了语文极少不及格,其他的我成绩都很差,我数学只有1年级和2年级一直保持在80分以上,过了这两个年级,我考10多分很多,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我1年级和2年级,当时的老师特别严格,不管你考试还是试验,凡是不及格,你除了挨打和扫一个星期的校园之外,还需要抄写10次试卷,60分的虽及格但也是要挨10棍子并抄写5遍试卷的,70分挨5棍子和抄写4遍,80分到99分的好一点,不需要挨棍子,但是也要抄3遍,只要100分的不需要抄写,那个时候之所以能够保持80分以上就是因为这个,怕挨棍子,并少一些作业。

到了3年级和更高年级,不是这个老师教了,而且人慢慢长大了,老师不那么严格了,而且说那么大的人打也难看,自己的数学就一路下滑,越来越严重。

为什么会这样?那是因为我的认知有问题,自己的意识里面是感觉数学没有用的,因为自己觉得最基本的数自己会算了,再加上有计算机,就免了,之所以会这样,那是因为自己的认知里面根本就没有数学的其他用武之地。

英文更是不用说了,自己当时家本就穷,认知里面就是自己穷,没有钱,也不会出国,不需要,再加上没有人让我意识到这个东西的其他用处和好处,包括将来的作用,只是成绩成绩。

但事实上是,成绩有啥用,我想绝大多数都是不知道的,只知道成绩好有奖励,和受老师喜欢,一旦自己不爱学习,只喜欢调皮捣蛋,就会忽视或放弃奖励,这是人的天生叛逆心所致,受老师喜欢也是一样的,老师喜欢他没用,他喜欢老师才有用,他不喜欢这个老师,你也没有这个意识,也是没招的,即便你逼迫也没用。

从我个人实际案例中,可以看到,用逼迫的方式,好像也有点用对吗,但是你发现没有,为什么我当时读书,语文没有受过这样的逼迫,也不需要它都会比其他的好呢?

所以,逼迫注定不是长久之计,因为人天生本就有叛逆期叛逆心的,尤其是随着时间的漂移,他一旦有一定的实力就会跟你对干,而且只会越来越严重,不会轻,真正能够解决的还是需要从兴趣爱好,意识、认知真正的用武之地引发思考能力入手。

人的认知决定一切,你只有真正认知到,才会有选择,包括你对此是否真的有兴趣爱好,所以人的智慧不是来自于学习,而是你看到的风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内在真有认知,外在一定有结果。

不妨回想一下自己曾经吧,曾经的80后,90后,上学都是没有父母监督而且还需要干家务或者农活的,现在很多80后90后是自己开始掏碎心在监督写作业和逼着学,农活或者家务都不需要,结果还不如以前,为什么会这样?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很多人深思的......

凡是人为设计的游戏规则,只会让人产生种种痛苦和烦恼,无法进入自我。

绝大多数的动物之所以都活在自己的本能里,喜欢投其所好,命运都在别人的设计好的标准里,过别人故意安排的人生,大多数来自于硬“逼”,靠“塞”,硬“填”的闭环式教育的喂养,难以觉醒....(入局容易,出局难,无法逃脱)

文:吕生荣·(公众号:前途系统)

ICP备案:粤ICP备18127096号 群学会 All Rights Reserved